首页|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现实困境、必然要求与必要转向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现实困境、必然要求与必要转向

扫码查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构建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以学科体系为基础、学术体系为核心、话语体系为关键.系统梳理以往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系统性缺失的"学科困境"、主体性失落的"学徒困境"以及国际性不足的"国际困境",中国亟须构建系统的、自主的、公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回应学科、时代和国际化发展的要求.这不仅关系教育学话语体系对中国教育学术研究的凝聚力,对中国现实教育问题的解释力,也影响中国教育学的学术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对此,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要突破以往在实体性思维引导下单向度的西方化或本土化建设思路,实现以关系性思维为引领、以作为"共生体"的入场为目标、以"在世界之中"的互动生成为实践的必要转向,以此构建既保有中国本土特色与文化气质,又能对本国教育问题和世界公共教育问题有强大解释力的话语体系,从而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为中国教育学术研究赢得国际话语权.

冯建军、温晓情

展开 >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1009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 系统性 主体性 公共性 关系性思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

VAA220010

2024

社会科学战线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社会科学战线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17
ISSN:0257-0246
年,卷(期):2024.3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