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官学分途":清季培养中学人才的愿景

"官学分途":清季培养中学人才的愿景

扫码查看
停科举、兴学堂是晚清中国交错缠结的两大主题.清廷虽有"纳科举于学堂"之意,"新教育"也的确兼具培训官吏的功能,但终究不再是"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上升性社会变动路径.这一根本性变化被时人称为"官学分途"而多有质疑,却在存古学堂的兴办进程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且影响深远.张之洞、沈曾植等官方大员淡化功名利禄、疏离"官学"的存古愿景,虽然曲高和寡,但毕竟是我们在面对文化危机,力图接续和传承中国传统学问时曾经有过的思考和选择,也是清季民初知识精英追寻"学术独立"的重要一环.考察当时朝野在引导学术疏离政治和功利的道路上殊途同归的努力及其遭遇的困境,或有助于从"通性"的一面深入认知那个激变时代的思想与学术演进理路.

郭书愚

展开 >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 610064

清末民初 知识精英 存古学堂 "学术独立"

2024

社会科学战线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社会科学战线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17
ISSN:0257-0246
年,卷(期):2024.3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