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家出于"羲和之官",而"羲和之官"其实也是道家的源头.从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角度来看,《尚书·尧典》所谓"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是说在尧舜时期,人们已根据某些星象(鸟、火、虚、昂四宿)来确立作为二分二至之点的"四时".而从氏族、部落的源流来看,羲和(羲、和)本为和重、黎(重黎)之后,而重、黎虽或为颛顼之后,或为少昊之后,实皆是中国东部两个熟知天文历法的鸟夷氏族、部落及国家(方国、酋邦).《山海经》中的羲和、常仪、帝俊、后羿等神话,既皆与此一历史事件有关;而现代天文考古学上的许多遗迹,亦可印证中国史前及上古先民"观象授时"、发明历法的时代之早.由此来看,唐尧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乃是他通过"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调合当时中国各氏族、部落及国家(方国、酋邦)不同的历法制度,第一次实现了中国文化的某种统一.因此,儒家视为"道统"的"中"或"中庸"原则,也就是一个天文学的概念,是尧舜调合或统一当时中国各氏族、部落及国家(方国、酋邦)不同的历法制度时所使用的折中(中和)的原则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