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作为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的延伸和中国特色金融的重要内容,是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有生力量.西方主流经济理论认为,普惠金融是传统金融的补充,为金融排斥的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而中国特色普惠金融应遵循服务实体经济、人民性价值取向和防范风险三位一体的发展路径.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虚拟经济的理论框架,重新思考普惠金融的内涵和发展规律,聚焦普惠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长尾效应与服务实体经济的机制以及与实体经济失衡的风险机制,同时梳理中国普惠金融的实践历程及现状,总结国外普惠金融发展的经验教训,就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和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提出相应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