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文化记忆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进路
文化记忆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进路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作为一种衍生于特定社会关系、传播媒介与文化情境的动态情感结构,文化记忆彰显着人类记忆的集体化与社会化形态,揭示着中华民族亘古通今的演进逻辑与发展脉络,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向度.文化记忆具有唤醒民族情感、对抗遗忘危机、应对虚无主义等多重价值,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精神力量.文化记忆内含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同一性"与"现代同一性"的深层机理,通过记忆建立起中华民族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连续性,回应着"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何以存续""我们去向何处"的历史追问,有助于各族人民增强"四个自信"与"五个认同".面向新征程,要以文化记忆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立足文化记忆"谁在记忆、记忆什么与如何记忆"的理论架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记忆的政治引领力;整合记忆内容,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记忆的内容凝聚力;创新记忆载体,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记忆的媒介吸引力.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邓观鹏、顾友仁
展开 >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文化记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个认同"
中国共产党
基金:
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项目编号:
23CDJ008
出版年:
202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ISSN:
年,卷(期):
2024.
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