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从地形画到港口画:华南通草水彩画表现语言的传承与变革
从地形画到港口画:华南通草水彩画表现语言的传承与变革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通草水彩画是19世纪华南一带最受欢迎的外销画种之一,它绘制在由通脱木茎髓切割而成的通草片上并因此得名.通草画并非中国画家为中国观众创作的主流艺术形式,而是以营利为目的"为陌生人创作的艺术",但是恰恰是这样的特殊立场为其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创作环境.受到政策、商业、文化等多元因素的影响,清代海上贸易交流频繁,在这段特殊历史中港口通草画功不可没,向前可以追溯到16、17世纪大航海时代应用于实地勘测与记录的地形水彩画,向后观之成为见证时代变迁的可视依据.本文将首先建立在艺术史和交流史的研究框架之下,将港口通草画溯源至英国地形画,具备相同记录功能的两类风景画借助中西方水彩画家的交游往来联系愈发紧密;同时在图像对比之间梳理华南港口通草水彩画兼采中西的三大表现语言,着重分析煜呱港口通草画的艺术特征,建构通草画在西方水彩画与传统中国画基础上进行的绘画技法传承与变革,进而探讨其交流价值与意义.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刘芳宇
展开 >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关键词:
通草水彩画
地形画
华南港口风景
表现语言
中西艺术交流
出版年:
2024
世界美术
中央美术学院
世界美术
影响因子:
0.015
ISSN:
1000-8683
年,卷(期):
2024.
(1)
参考文献量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