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制造存在体——生物艺术的后人类仿生观

制造存在体——生物艺术的后人类仿生观

扫码查看
仿生学对生物模拟的目的是为解决复杂的人类问题,美国生物学家奥托·施密特(Otto Herbert Schmitt)于上世纪50年代提出了"仿生学"(Biomimetics)的概念,意指生物学和电子学的交叉与混合,主要利用电子系统模拟自然界中的有机生命形态或运作模式.生物艺术创造中的仿生观念是超越实际功能的,艺术家关注生命的可能性和人类的未来境况.而在后人类的想象中,生物艺术的仿生观念转变,存在沿着技术变更生成的生命认知变化,艺术家融合人工智能的制造观念,尝试将人造机械体作为生命物质的一部分.然而这种跨生命的想象又潜伏着怎样的危机?本文着重讨论生物艺术从制造工具性的寄生物,到走向无机自生体感知化的后人类生命观的转变.

刘佩舒

展开 >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生物艺术 仿生学 生命 后人类

2024

世界美术
中央美术学院

世界美术

影响因子:0.015
ISSN:1000-8683
年,卷(期):2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