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论技术图像时代的艺术批评困局和一种意义对象脱位史——以维兰·弗卢瑟的图像论为参照
论技术图像时代的艺术批评困局和一种意义对象脱位史——以维兰·弗卢瑟的图像论为参照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批评遵循着一种基本结构:批评家根据意义对象提供批评文本,批评受众透过批评文本追溯意义对象.实际上,这种结构传统中的意义对象曾经历过两次为人们所忽视的变动——其结果,就是意义对象的脱位和艺术批评效力在当下的减弱.导致这种忽视的原因在于,艺术批评一直以来被视为了一种文本活动——然而这是一种错觉.本文以一种包含摄影在内的媒介视角对艺术批评的意义对象脱位现象和非文本因素进行了分析.凭借在这种分析的基础上对弗卢瑟图像论的参照,技术图像时代的批评困局有机会获得另一种解释.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李亭宇
展开 >
作者单位:
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
关键词:
艺术批评
弗卢瑟
摄影
图文关系
意义对象
出版年:
2024
世界美术
中央美术学院
世界美术
影响因子:
0.015
ISSN:
1000-8683
年,卷(期):
202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