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我国口岸亚洲型舞毒蛾监测情况调查分析

我国口岸亚洲型舞毒蛾监测情况调查分析

扫码查看
为充分应对北美植物保护组织植物检疫措施第33号标准,笔者将我国口岸2011—2017年利用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性信息素监测种群发生情况进行了总结,包括具体监测口岸信息、诱捕器数量、年诱捕量,分析各口岸年平均诱捕量与当地平均气温、平均湿度和平均降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空间因素和气候因素共同决定了舞毒蛾发生情况,在R2=25.1%水平上,空间因素单独贡献了6.9%的影响,而气候因素单独贡献了10.3%的影响,两者综合影响了7.9%;温度和湿度两个气候因子对舞毒蛾发生影响较大.亚洲型舞毒蛾在口岸5 km陆地范围内广泛发生,舞毒蛾输出风险依然存在,应建立国内外有害生物发生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以便更好实施有害生物综合防控.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Asian gypsy moth around ports in China

于艳雪、李红卫、黄英、方志强

展开 >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176

亚洲型舞毒蛾 诱捕量 全国口岸 气候因素 空间因素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16YFC1200803

2020

中国森林病虫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中国森林病虫

CSTPCD
影响因子:0.593
ISSN:1671-0886
年,卷(期):2020.39(3)
  •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