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辽宁东部地区梢斑螟种类鉴定及防治试验

辽宁东部地区梢斑螟种类鉴定及防治试验

扫码查看
为明确辽宁东部地区危害红松的梢斑螟种类及发生规律,有效解决梢斑螟防治药剂少、难度大等问题,通过形态特征比对和DNA条形码分子技术对梢斑螟种类进行鉴定,并选用8%噻虫胺微囊悬浮剂(CS)、3%高效氯氰菊酯CS、5%杀铃脲悬浮剂(SC)、5%氟啶脲乳油(EC)进行无人机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辽宁东部地区发生的梢斑螟种类主要为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冷杉梢斑螟D.abietella和芽梢斑螟D.yiai;微红梢斑螟在宽甸1 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越冬,次年4月初越冬幼虫开始活动,5月中旬开始化蛹,6月中下旬为羽化高峰期;4种杀虫剂不同处理组的防治效果差异较大,药剂量600 mL/hm2的8%噻虫胺CS和橙皮精油助剂混用的效果最好,防治效果达93.62%.
Species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experiment of Dioryctria in the eastern of Liaoning

吕春鹤、贾妮娅、孙德莹、吕军、廖成家

展开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物灾害防控中心, 林草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辽宁 沈阳 110034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宽甸满族自治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辽宁 宽甸 118200

梢斑螟 种类鉴定 发生规律 防治效果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防治总站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

2020005

2023

中国森林病虫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中国森林病虫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93
ISSN:1671-0886
年,卷(期):2023.42(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