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及收敛性研究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及收敛性研究

Study on Regional Differences,Dynamic Evolution and Convergence of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in China

扫码查看
研究目标:研究中国283个城市及各重大战略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和空间收敛性.研究方法:基于中国碳核算数据库发布的碳排放数据计算得出全国283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碳排放强度,作为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采用Da-gum 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测算重大战略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差异情况,使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刻画不同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动态演进特征,运用变异系数和空间面板模型开展σ收敛和β收敛分析.研究发现:全国城市及各重大战略区域碳排放强度出现显著下降,整体上表现出明显的"南低北高"空间格局,且各重大战略区域间的组间差异具有扩大趋势;各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动态演进特征差异较大,京津冀、黄河流域内部城市极化较为明显;全国城市及各重大战略区域碳排放强度均不存在σ收敛,但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不同区域表现出来不同的空间效应,且经济水平、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外资强度、科研投入、路网密度对碳排放强度变化率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研究创新:使用夜间灯光数据反演核算二氧化碳排放量克服了传统能源统计数据开展核算的一系列潜在问题;从国家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全国城市及不同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和动态演进特性,使用空间计量模型揭示不同因素的影响.研究价值:为促进全国及各重大战略区域减排降碳工作的协调推进,出台因地制宜的减排降碳政策,加快碳达峰、碳中和步伐提供量化支撑.

张卓群、张涛、冯冬发

展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大数据实验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碳排放强度 区域差异 动态演进 空间收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项目中国社科院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社科院创新工程项目

21FJYB0262022YZD01721AZD0432021STSB02

2022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TPCD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69
ISSN:1000-3894
年,卷(期):2022.39(4)
  • 70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