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李平

月刊

1000-3894

bjb-iqte@cass.org.cn

010-85195717

100732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Journal The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 Technical Economics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该刊兼容数量经济和技术经济两个学科,主要针对改革开放中的焦点问题及时反映两个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交流新理论、新方法和新经验,探索国内外该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动向,反映其运用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质生产力形成中制造业新质化发展水平测度与时空演进

    任保平程至瑜宗景辉
    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制造业新质化的理论逻辑,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制造业智能化、制造业绿色化、制造业创新化、制造业人本化、产业发展与安全、制度环境六个子系统的中国制造业新质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测度分析了 2013~2022年30个省份的制造业新质化发展水平、地区差异和时空演进规律.研究发现,制造业新质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和子系统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综合指数仍处于较低水平.制造业新质化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但差异程度较低,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差异,且全域及各地区内差距趋于缩小.制造业新质化发展水平的动态演进具有稳定性、缓慢性和向上转移倾向.根据评价结果,为全面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中制造业新质化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措施,按照发展水平和时间演进趋势分类,走具有各地特色的制造业新质化道路,分门别类给予不同区域差异化政策强度.

    新质生产力制造业新质化高质量发展新型工业化

    全国统一大市场与经济增长——来自安徽省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证据

    丁涛盛燕谭睿鹏吴华清...
    2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基础支撑,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对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安徽省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视作一项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利用镇级卫星灯光数据,从乡镇尺度考察了安徽加入长三角对安徽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探究了借用规模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两个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安徽加入长三角产生了显著的促增长效应,该政策使得安徽乡镇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政策冲击之前平均提高了 1.66%.机制检验表明,安徽加入长三角通过借用规模效应,即增加异地投资和合作创新,以及资源配置效应,即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产业资源配置,对安徽乡镇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在行政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低以及市辖区的乡镇中,安徽加入长三角会产生更大的促增长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安徽加入长三角对南京都市圈范围内的安徽乡镇与对合肥都市圈范围内的安徽乡镇的经济增长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本研究为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全国统一大市场借用规模效应资源配置效应经济增长

    法律制度完善、跨区域合作与省际边界地区绿色发展——来自《旅游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

    张科熊子怡
    4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省际边界地区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洼地",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是实现省际边界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借助《旅游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研究跨区域旅游资源合作开发制度完善对省际边界地区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旅游法》实施显著促进了省际边界地区绿色发展,具体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约0.64%,地表黑碳浓度降低约1.92%.机制检验发现,《旅游法》通过破除跨区域旅游资源合作开发障碍带动了省际边界地区旅游业发展,并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质量.异质性分析发现,上述绿色发展效应在前期市场分割较严重、旅游业发展较差以及法律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法与经济的相关理论研究,也证实了建立跨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在破解省际边界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重困境中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深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旅游法》跨区域合作绿色发展边界效应

    乘"数"而上:政府数据治理赋能企业数字创新

    李雪琴郑酌基韩先锋
    68-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府数据治理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借助数据要素实现治理变革进而激发数字创新的重要举措.基于一个修正拓展后的TOE理论框架,本文设计了"技术启动—组织开发—生态应用"的数字创新驱动流程,论证政府数据治理赋能企业数字创新的潜在机理,并借助大数据管理局实施的准自然实验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数据治理显著促进了企业数字创新,为中国特殊制度情境下政府充分发挥数据要素潜能激发创新活力提供了崭新证据.政府数据治理通过技术启动、组织开发、生态应用的多维路径驱动,进而切实赋能企业数字创新.本文研究不仅为政府部门利用数据要素实施科学治理提供了合乎实践的经验支撑,也为实现中国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政府数据治理数字创新TOE理论双重差分模型

    双向直接投资协调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周阔梁佳杨曲植郜栋玺...
    89-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向直接投资协调发展作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有效提振居民消费、畅通国内大循环堵点、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关乎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本文借助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全面考察了双向直接投资协调发展对微观家庭消费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双向直接投资协调发展对于家庭消费支出具有显著的提升效果,且主要通过增强居民消费能力、降低居民消费成本和促进居民消费意愿三种作用机理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双向直接投资协调发展的提升效果在海外市场接近度较低、交通基础设施较差、消费文化较保守的地区更为凸显.此外,基于双向直接投资相对强度的讨论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均能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且二者的相互影响将增强各自对消费的提升效果.基于消费升级的讨论表明,双向直接投资协调发展在提升居民消费水平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增加有效供给、提升需求层次两种渠道助力居民消费升级.本文为推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微观理论基础和政策启示.

    双向直接投资居民消费新发展格局

    研发联盟、开放式创新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杜传忠薛宇择
    11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发联盟、开放式创新作为企业研发创新的重要组织与模式,对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企业研发联盟"关系建立—联合创新—价值获取"的开放式创新阶段出发,实证检验了以企业作为研发主体的研发联盟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联盟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该作用主要通过促进信息流通、缓解资源错配、提升创新能力三重机制得以实现,企业提高自主创新意识也有助于强化该作用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仅有以共同研发作为契约机制的研发联盟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提升效应,且提升效应在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不易被反向工程行业企业、东部地区、强知识产权保护地区以及中心城市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持续提升在研发联盟中实现的开放式创新广度和深度有助于规避联盟机会主义行为、提升联盟创新协同效应,从而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本文研究不仅为研发联盟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也为打造以企业作为研发主体的研发联盟与创新联合体、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对策启示.

    研发联盟开放式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机会主义行为

    贸易新业态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来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的证据

    蒋金荷黄珊
    133-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发展贸易新业态下,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能否有效提升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对于抢抓外贸发展新机遇、助推产业绿色转型、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检验了贸易新业态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的实施能够显著提高城市绿色创新水平.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存在显著的绿色技术创新偏向性,且地处沿海、绿色金融发展程度高、地区政府环境注意力水平高的城市,政策的影响效果越明显.就内在机制而言,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通过提高本土企业绿色管理能力、激发绿色产业创业活跃度、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可以提升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应完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创新制度顶层设计,畅通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绿色创新效应发挥渠道,加快推进技术统一大市场建设.

    贸易新业态绿色技术创新跨境电商综试区双重机器学习广义随机森林模型

    "亩均论英雄"改革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视角

    王正新严祥武
    155-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地方政府优化资源配置、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制度创新,"亩均论英雄"改革正从浙江实践探索走向全国推广.本文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从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视角探究了"亩均论英雄"改革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并检验了该项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因果效应.结果显示,"亩均论英雄"改革使样本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提高了 0.059个单位,相对于标准差平均提高了 6.563%.主要机制在于,改革一方面通过加快低效企业退出市场等反向倒逼措施推动效率变革,另一方面通过降低企业融资约束等正向激励措施促进动力变革,进而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亩均论英雄"改革对低竞争行业、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对高竞争行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影响不显著.拓展分析发现,"亩均论英雄"改革在提高企业经济增加值和海外收入占比的同时,也缩小了企业内部薪酬差距.本研究不仅为"亩均论英雄"改革推动企业质量变革提供了实证支持,还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改革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亩均论英雄"改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质量变革平行趋势非线性违背

    "小巨人"大效应:专精特新认定、供应链溢出与企业生产率

    韩洪灵彭瑶刘强金瑛...
    177-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精特新"企业认定培育政策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但"专精特新"企业引领供应链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潜在作用却缺乏探索.为此,本文以2015~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焦点企业样本,以供应链溢出为视角考察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供应商/客户对焦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小巨人"供应商或客户能够显著提升焦点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且这一效应主要由"小巨人"客户的后向溢出驱动,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小巨人"客户主要通过提高焦点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提升焦点企业的商业信用与发挥信号传递作用来促进焦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此外,这种后向溢出效应在人力资本更高、国有产权、环境不确定性更大的焦点企业中更明显.本文为"专精特新"企业认定培育政策的有效性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对助力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可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专精特新"小巨人"供应链溢出全要素生产率

    具有内生变量的分位数样本选择模型的估计方法及应用

    谭黎明金泽群张征宇周亚虹...
    199-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处理非线性模型中的样本选择问题和内生变量问题是计量经济学关注的重点与难点.本文提出采用控制函数法对具有内生变量的分位数样本选择模型进行识别与估计.参考Arellano和Bonhomme(2017),我们将结果方程和选择方程中不可观测扰动项的联合分布建模为Copula函数,修正了分位数样本选择问题所产生的选择偏误.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在结果方程中加入用基函数逼近的控制函数作为额外的解释变量来处理内生变量问题.在处理内生变量问题上,控制函数方法与逆分位数回归相比易于实现,避免了求解非凸目标函数的优化问题.进一步地,我们证明了估计量的一致性与渐近正态性,通过蒙特卡洛模拟给出了该估计量的有限样本结果,并与逆分位数回归进行了比较.最后,我们将该模型应用于分析已婚女性的教育回报率,体现了本模型的实用价值.

    分位数回归样本选择控制函数Copula函数级数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