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巨婴"的养成与改变——论萧红、葛浩文完整版《马伯乐》
"巨婴"的养成与改变——论萧红、葛浩文完整版《马伯乐》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萧红未完成的遗作《马伯乐》中马伯乐形象的塑造延续鲁迅国民性批判的主题,集中反映了抗战背景下国民性的痼疾。马伯乐"巨婴"人格的形成既有其独特家庭环境、教育的原因,也与中国现代都市社会密切相关。萧红的《马伯乐》是抗战文艺的必要组成。葛浩文续写的后四章让马伯乐在战乱中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礼,成长为一个健全的国民。葛浩文的续作既是向萧红的致敬之作,也成就了萧红作品传播与研究史上的一段佳话。
外文标题:
The 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the Giant Infant":On the Full Edition of Xiao Hong and Howard Goldblatt's Ma Bole's Second Life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苏晓芳
展开 >
作者单位:
厦门理工学院 文化产业与旅游学院,福建 厦门 360014
关键词:
《马伯乐》
抗战文艺
国民性
续作
出版年:
2020
DOI:
10.3969/j.issn.2096-2991.2020.06.009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HSSCD
影响因子:
0.31
ISSN:
1007-5674
年,卷(期):
2020.
48
(6)
被引量
2
参考文献量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