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和实验验证探讨费菜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和实验验证探讨费菜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

Molecular Mechanism of Phedimus aizoon(Linnaeus)'t Hart.on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and Experiment Research

扫码查看
目的:本文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与分子对接和实验验证探讨费菜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HERB等数据库,以口服生物利用度≥30%为筛选条件,得到费菜药效成分及其潜在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查找炎症相关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3.8.0软件绘制PPI蛋白互作图,分析费菜中抗炎的关键药效成分和潜在作用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GO富集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并进行可视化分析.应用AutoDock软件将药效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并进行可视化分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药效成分.采用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验证药效成分的抗炎作用.结果:筛选得到5个药效成分及相关靶点130个,抗炎靶点421个,两者取交集后获得费菜潜在抗炎靶点22个,其中关键靶点有PPARG、EGFR、TP53等,发挥关键作用的主要成分为β-谷甾醇和没食子酸.GO及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β-谷甾醇和没食子酸主要通过调控聚合酶II启动子的转录正调控、神经元凋亡过程的正调控和脂多糖反应等生物过程,通过癌症通路、乙型肝炎、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抗炎药效成分均与靶点蛋白分子对接结果良好.高效液相色谱法证明费菜中含有药效成分β-谷甾醇和没食子酸.实验验证结果表明,β-谷甾醇和没食子酸可显著降低促炎因子NO含量,提高抗炎因子IL-10含量(P<0.05),发挥抗炎作用.结论:本研究揭示了费菜通过调控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抗炎作用,为费菜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杨娟、豆佳红、孙悦龙、王小莹、周炜炜、张国滨、刘红欣、杨培龙、李秀梅

展开 >

农业农村部饲料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北京 100081

青海乐殊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青海西宁 810000

费菜 抗炎 药效成分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中国农科院创新工程联合攻关重大科研任务项目

CAAS-ZDRW202111

2023

食品工业科技
北京一轻研究院

食品工业科技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42
ISSN:1002-0306
年,卷(期):2023.44(4)
  • 3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