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冠突散囊菌发酵红茶茶汤前后代谢物变化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冠突散囊菌发酵红茶茶汤前后代谢物变化

扫码查看
为探究冠突散囊菌培养条件,以菌丝干重为指标,红茶浸提液为原料进行液态发酵.结果表明蔗糖浓度7%,发酵温度28℃,接种量5%,料液比1:50和发酵时间8 d为最佳培养条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HPLC-QTOFMS),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对冠突散囊菌发酵的红茶茶汤和红茶茶汤原液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筛选出42个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氨基酸8种、黄酮类7种、维生素类4种、有机酸11种和糖类12种.通过R语言通路富集分析,发现有6条通路影响显著,分别为TCA循环、半乳糖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的代谢、磷酸戊糖途径、苯丙氨酸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共涉及12个差异代谢物.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利用冠突散囊菌发酵可以提高红茶茶汤有效活性物质.研究结果可为液态发酵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Analysis of Substance Differences before and after Fermentation of Black Tea Infusion by Eurotium Cristatum Based on Non-Targeted Metabonomics

罗春燕、姚新转、陈佳、吕立堂

展开 >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生物工程研究院,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保护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地生态与农业生物工程协同创新中心,贵州贵阳550025

贵州大学茶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冠突散囊菌 红茶茶汤 非靶向代谢组学 代谢通路

黔科中引地 [2017]4005黔科合平台人才 [2019]5651

2021

食品科技
北京市粮食科学研究所

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22
ISSN:1005-9989
年,卷(期):2021.46(5)
  • 2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