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细胞壁特性改变的猕猴桃果实软化机制研究

基于细胞壁特性改变的猕猴桃果实软化机制研究

扫码查看
为探究采后猕猴桃果实软化与细胞壁特性的作用机制,以采后不同时期的陇南猕猴桃为研究对象,分析采后0d(硬熟期-T1)和采后20℃、45%RH条件下熟化3 d(软化初期-T2)2个时期可滴定酸(TAC)、呼吸速率、可溶性固形物(SSC)、果实细胞微观结构、粗细胞壁、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WSP、CSP、ISP)含量、细胞壁多糖分子质量及单糖组成与果实硬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与T1时期相比,T2时期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出现显著性降低(P<0.05),而可溶性固形物、呼吸速率出现显著性升高(P<0.05);对比细胞微观结构发现,果实细胞壁在T2时期厚度变薄,粗细胞壁、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WSP、CSP、ISP)含量、细胞壁多糖分子质量均出现显著性降低(P<0.05);细胞壁结构单糖中阿拉伯糖含量降低最为显著,其次是葡萄糖.综上,细胞壁的结构和组分的改变是果实软化的内在因素,通过促进或抑制细胞壁的降解过程,可有效改善猕猴桃的贮藏和加工品质,研究结果为猕猴桃果实采后贮藏保鲜提供了理论依据.
Study on the Softening Mechanism of Kiwifruit Fruit Based on Changes in Cell Wall Properties

罗白玲、马丽娜、韩璐、王婷婷、刘敦华

展开 >

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医学教学部,甘肃定西743000

宁夏大学食品与葡萄酒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软化 细胞壁 猕猴桃 微观结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1560436

2021

食品科技
北京市粮食科学研究所

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22
ISSN:1005-9989
年,卷(期):2021.46(11)
  • 5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