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白茶与绿茶、乌龙茶和红茶代谢产物特征比较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白茶与绿茶、乌龙茶和红茶代谢产物特征比较

扫码查看
探究白茶的代谢物特征及其形成的加工学原理,以福云六号和黄旦茶树品种一芽二三叶鲜叶为原料,按照白茶、绿茶、乌龙茶和红茶加工方法制成相应茶类.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测定鲜叶样品和不同茶类中全部代谢物丰度,并对代谢物进行筛选和鉴定.结果表明,2个品种制成的不同茶类之间代谢差异物共筛选出152个和148个,其中33个茶叶中主要物质得到鉴定,这些物质属于儿茶素及其衍生物类、花青素类、水解单宁类、黄酮醇或黄酮糖苷类、酚酸类和茶黄素类.主成分分析表明白茶在第1主成分上介于乌龙茶和红茶之间,在第2主成分上区别于其他茶类.载荷图显示黄酮醇或黄酮糖苷类物质、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衍生物是白茶区别于其他茶类的特征代谢产物.从物质丰度上看,白茶中大部分黄酮醇或黄酮糖苷类物质显著高于其他茶类;儿茶素和花青素显著低于绿茶并接近红茶,特别是非酯型儿茶素;茶黄素和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高于绿茶,但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和茶黄素-3,3'-没食子酸酯与绿茶相比无显著差异;儿茶素衍生物8-C-抗坏血酸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显著高于其他茶类.
Comparative Metabolite Characteristics of White Tea with Green Tea, Oolong Tea and Black Tea Based on Non-targeted Metabolomics Approach

李鑫磊、俞晓敏、林军、赵小嫚、张妍、林宏政、郝志龙、金心怡

展开 >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茶学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 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联合研究院园艺植物生物学及代谢组学研究中心,福建福州 350002

福建微生物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07

福建农林大学茶叶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02

展开 >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非靶向代谢组学 茶叶加工 不同茶类 白茶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项目国家现代农业福建省现代农业茶产业体系建设项目南平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后补助项目

2014BAD06B06KNJ-151000CARS-19NYT2017001N2015N01JT1801432018S2017

2020

食品科学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食品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EI
影响因子:1.327
ISSN:1002-6630
年,卷(期):2020.41(12)
  • 34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