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养殖模式大黄鱼非标记定量差异蛋白组学分析

不同养殖模式大黄鱼非标记定量差异蛋白组学分析

扫码查看
通过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不同养殖模式大黄鱼的蛋白质差异.选取普通网箱养殖大黄鱼和深水网箱养殖大黄鱼,提取肌肉总蛋白,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鉴定、分析.质谱数据使用MaxQuant软件将峰信号转化为肽段/蛋白的表达矩阵数据,然后使用Perseus软件可视化展示数据.不同养殖模式大黄鱼蛋白质进行Student's t检验,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后并对其进行基因功能分类、代谢通路富集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数据库比对获得6077条多肽,分别对应于1 232个蛋白,其中130个蛋白在大黄鱼间存在显著差异表达,76个上调蛋白,54个下调蛋白,其中上调倍数最高的属于TCP伴侣蛋白,下调倍数最高的属于α-1(I)链状胶原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不同养殖模式大黄鱼蛋白质的差异主要在于热休克蛋白、伴侣蛋白、球蛋白及胶原蛋白等,而不同养殖模式中环境温度可能是导致大黄鱼蛋白质显著差异表达的主要因素.
Label-free Quantitative Differential Proteomic Analysis of Large Yellow Croaker Cultured under Different Aquaculture Modes

翁丽萍、张乐、刘军波、肖文斐、汪前、邹礼根

展开 >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24

大黄鱼 非标记定量 养殖模式 蛋白组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浙江省水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支撑团队项目杭州市农科院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基金

31301463QS20190042022HNCT-12

2023

食品科学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食品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327
ISSN:1002-6630
年,卷(期):2023.44(8)
  • 1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