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利用体外模型分析解淀粉乳杆菌L6发酵豆乳对肠道菌群和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利用体外模型分析解淀粉乳杆菌L6发酵豆乳对肠道菌群和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扫码查看
通过体外发酵模型探究解淀粉乳杆菌(Lactobacillus amylolyticus)L6发酵豆乳对肠道微生物和短链脂肪酸的影响.首先对发酵豆乳进行模拟胃肠消化,测定其中L.amylolyticus L6的存活率,随后将该活性发酵豆乳的消化液接入人粪便微生物于37 ℃无氧培养48 h,测定发酵过程中短链脂肪酸的变化,以及通过16SrR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相对丰度的变化.结果表明L.amylolyticus L6以发酵豆乳为载体,在体外胃肠转运后仍保持高存活率.加入活性发酵豆乳体外发酵48 h后,多种肠道有害菌属相对丰度下降,短链脂肪酸含量显著上升(P<0.05).说明L.amylolyticus L6活菌与发酵豆乳的协同作用可提高体外发酵48 h后的短链脂肪酸含量.本研究为L.amylolyticus L6发酵豆乳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Effect of Soymilk Fermented by Lactobacillus amylolyticus L6 on Intestinal Microorganisms and Short-chain Fatty Acids in Vitro

Lactobacillus amylolyticusin vitro fermentationintestinal microbesshort-chain amino acids

费永涛、黄一鹤、黄力、刘功良、白卫东

展开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省岭南特色食品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225

农业农村部岭南特色食品绿色加工与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225

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240

解淀粉乳杆菌 体外发酵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广东省重点建设学科科研能力提升项目广东省驻镇帮镇扶村科技特派员项目

2020B0202260082021ZDJS005粤科涵农字[2021]1056号

2023

食品科学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食品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327
ISSN:1002-6630
年,卷(期):2023.44(18)
  •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