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海省共和盆地沙漠化驱动机制

青海省共和盆地沙漠化驱动机制

扫码查看
[目的]研究青海省共和盆地沙漠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探讨沙漠化形成机制,为共和盆地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Google Earth和ArcGIS分析不同区域的沙漠化分布特征;通过6期遥感卫星影像解译比对,对沙丘移动速度和古沙丘活化速度进行监测;并利用SPSS对共和盆地气温、降水、风速和牲畜数量进行分析;结合野外调查、实验室粒度分析、地层分析,研究沙漠化的形成过程.[结果]共和盆地流动沙片分布广泛,发育有大量雅丹地貌,沙漠化土地呈斑块状、条带状交错分布.地层分析显示,固定沙丘的表层覆盖有厚度不一的粉沙土,其下为松散古风成沙.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形式是固定沙丘活化、河湖相细沙外露、固定沙带及古沙丘活化.[结论]有胶结作用的粉沙土是古风成沙的保护层,而食草动物的践踏是破坏保护层的主要原因.在动物破坏、风沙流及重力侵蚀作用下,粉沙土层崩塌破坏,更多古风成沙暴露,此过程循环往复,造成沙丘活化,形成风蚀坑,是共和县沙漠化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过程.
Driving Mechanism of Aeolian Desertification in Gonghe Basin of Qinghai Province

李晓英、姚正毅、董治宝

展开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共和盆地 沙漠化 驱动机制 固定沙丘活化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2013CB956000

2018

水土保持通报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水土保持通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58
ISSN:1000-288X
年,卷(期):2018.38(6)
  • 10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