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枸杞间作红豆草对不同盐渍化土壤水盐运移及产量的影响

枸杞间作红豆草对不同盐渍化土壤水盐运移及产量的影响

扫码查看
[目的]研究不同盐渍化土壤中枸杞间作红豆草的水盐运移规律及枸杞产量效应,以期为甘肃省引黄灌区枸杞种植模式与盐碱地改良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设置枸杞单作和枸杞间作红豆草2种种植模式,非盐化(S1)、轻度盐渍化(S2)和中度盐渍化(S3)3种盐渍化程度,分析不同种植模式和盐渍化程度下土壤水盐运移及枸杞产量.[结果]与枸杞单作相比,枸杞间作红豆草可显著提高3种盐渍化条件下0-2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0-12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表现为枸杞间作红豆草低于枸杞单作,且非盐化(S1)条件下二者差异最显著(p<0.05);0-60 cm土层范围内,枸杞间作红豆草的土壤呈脱盐状态,S1,S2,S3条件下的相对脱盐率分别为6.539,3.078,2.455,而枸杞单作的土壤呈盐分累积状态;随着盐渍化程度的加剧,枸杞鲜果百粒重和产量逐渐减小,其中非盐化(S1)和轻度盐渍化(S2)条件下,枸杞间作红豆草的鲜果百粒重、产量均高于枸杞单作,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枸杞间作红豆草在提高表层土壤含水率,降低土壤含盐量的同时,有利于提高枸杞产量,且在非盐化(S1)条件下效果较优.
Effects of Lycium Barbarum Intercropping with Onobrychis Viciaefolia on Soil Water,Soil Salt Transport, and Yield of L.Barbarum in Different Salinized Soils

李晓敏、齐广平、康燕霞、王金恒、蔡玲惠、赵敏

展开 >

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管理局灌溉试验站,甘肃景泰 730400

枸杞 间作 盐渍化 水盐运移 产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甘肃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项目甘肃农业大学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5166900251969003GNSW-2016-26201710733033

2020

水土保持通报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水土保持通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58
ISSN:1000-288X
年,卷(期):2020.40(1)
  • 4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