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主体间性美学"--兼答杨春时先生

评"主体间性美学"--兼答杨春时先生

Comment on "The Intersubjectivity Aesthetics"

扫码查看
把后实践美学命名为"主体间性美学"而把实践美学称为"主体性美学",并且把前者作为对后者的超越,这种做法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炒作行为,并不是历史的必然.首先,它是历史叙事的错位,把与时俱进的实践美学定格在近代启蒙主义的"主体性美学"范畴,却把后实践美学强行规定为现代的"主体间性美学",歪曲了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的历史;其次,它是哲学观念的扭曲,把"主体间性"任意扩展到一切领域,使整个世界的一切存在物都成为了"主体",实际上就没有了主体,更谈不上"主体间性",结果只能是造成人类思想的一片混乱;再次,它是美学理论的倒退,在把一切都主体化的混乱之中,用"主体间性"使一切旧的唯心主义的美学概念都合法化起来,以凑合成所谓的"后实践美学"的"主体间性美学".

张玉能

展开 >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430079

主体间性美学 历史叙事的错位 哲学观念的扭曲 美学理论的倒退

2005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汕头大学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HSSCD
影响因子:0.291
ISSN:1001-4225
年,卷(期):2005.21(2)
  • 8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