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闽江河口湿地植物与土壤灰分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闽江河口湿地植物与土壤灰分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扫码查看
以闽江河口鳝鱼滩湿地生长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为研究对象,并对相应的36个土壤剖面进行取样分析,揭示它们的(厂火)分含量分布特征,并对其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闽江河口鳝鱼滩湿地(芦)苇和互花米草各个器官(厂火)分含量的差异性明显,(芦)苇各部位(厂火)分含量的平均值大于互花米草;(芦)苇和互花米草湿地土壤(厂火)分含量的垂直分布较为类似,(芦)苇湿地土壤(厂火)分含量略高于互花米草湿地土壤(厂火)分含量,但两种植物土壤(厂火)分含量的差异并不显著;(芦)苇和互花米草湿地土壤(厂火)分含量与土壤有机碳有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也较明显;从单一的植物类型来看,互花米草湿地土壤(厂火)分含量与容重、碳含量、含水量和盐度呈显著的相关关系,(芦)苇湿地土壤(厂火)分含量与土壤pH值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Analysis of plant and soil ash content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Wetland of Min River Estuary

王天鹅、林谨、王维奇、曾从盛

展开 >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亚热带湿地研究中心,福州,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州,350007

植物灰分 土壤灰分 影响因子 闽江河口湿地 芦苇 互花米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资助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908专项资助课题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40671174J08305212009R10039-1FJ908-02-02-03JA08051JB09042

2010

生态科学
广东省生态学会 暨南大学

生态科学

CSCD
影响因子:0.464
ISSN:1008-8873
年,卷(期):2010.29(3)
  • 10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