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喀斯特针叶林枯落物层水文效应

喀斯特针叶林枯落物层水文效应

扫码查看
以喀斯特地区黄壤针叶林和石灰土针叶林为研究对象, 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方法, 对其枯落物层的水文效应进行定量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1)枯落物总蓄积量表现为黄壤针叶林(52.14 t·hm-2)>石灰土针叶林(32.98 t·hm-2); (2)枯落物的持水量与时间呈显著对数关系, R2>0.94, 吸水速率与时间呈幂函数关系, R2>0.91.半分解层枯落物在浸泡4 h时已经达到饱和, 而未分解层需浸泡9 h.枯落物在浸水20 min内吸水速率大幅下降, 在20 min—4.5 h下降幅度减缓, 到9 h时吸水速率基本稳定;(3)黄壤针叶林半分解层枯落物的最大持水量最大, 为86.59 t·hm-2, 石灰土针叶林未分解层最小, 为8.39 t·hm-2.最大持水率的均值表现为黄壤针叶林(194.11%)>石灰土针叶林(152.68%); (4)枯落物最大拦蓄量表现为7.14—64.37 t·hm-2, 有效拦蓄量变化范围为5.81—51.06 t·hm-2, 黄壤针叶林各层枯落物最大拦蓄量和有效拦蓄量均大于石灰土针叶林.综合对比分析发现, 黄壤针叶林枯落物层的持水性能比石灰土针叶林好, 能更好地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
Hydrological effects of coniferous forest litter layer in karst region

韦小茶、周秋文、崔兴芬、蔡明勇、马龙生、戴丽

展开 >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1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北京 100094

喀斯特 针叶林 枯落物 水文效应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科技合作计划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金

黔科合J字[2015]2118号黔科合LH字[2015]7776号

2017

生态科学
广东省生态学会 暨南大学

生态科学

CSTPCDCSCD
影响因子:0.464
ISSN:1008-8873
年,卷(期):2017.36(4)
  • 11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