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盐城自然保护区典型农田不同作物期的鸟类群落及其对生境的利用

盐城自然保护区典型农田不同作物期的鸟类群落及其对生境的利用

扫码查看
盐城滨海滩涂湿地存在较大范围的围垦,围垦后农田的利用方式与鸟类群落的关系研究对土地的科学管理和鸟类保护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中路港区域面积为600 hm2的典型农田生境设置了4条鸟类调查样带,总面积26.3 hm2,逐月对不同作物期的鸟类群落及生境利用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农田栖息的鸟类种数共70种,隶属11目33科,优势种有豆雁(Anser fabalis)、灰鹤(Grus grus)等.中路港农田在一年中的两种不同作物时期吸引到的鸟类种数基本相同,但组成存在显著差异,两种时期吸引的水鸟的数量均大于林鸟数量.采用MOSAIC PLOT模型分析鸟类对农田的利用方式,鸟类在油菜期对农田的利用方式主要为觅食,主要种类为豆雁、灰鹤等,在水稻期,则为觅食、栖息,主要种类为鸻鹬类.从栖息地管理的角度看,农田土地的利用类型和食物的丰富程度对鸟类的选择有重要影响作用,在农田不同作物期保留一定的谷物或降低人类干扰程度,有利于提高鸟类多样性.
The bird community in different crops periods of typical farmland and its utilization of habitats in Yancheng Nature Reserve

张芳、王淼、钟稚昉、鲁长虎、王健翮、张燕

展开 >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生物与环境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37

盐城自然保护区 农田 鸟类群落 MOSAICPLOT模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316704322016YFC0502704

2019

生态科学
广东省生态学会 暨南大学

生态科学

CSTPCDCSCD
影响因子:0.464
ISSN:1008-8873
年,卷(期):2019.38(2)
  • 8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