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人为干扰下广东和江西地区大型真菌多样性特征研究

不同人为干扰下广东和江西地区大型真菌多样性特征研究

扫码查看
为了进一步掌握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森林微生物资源多样性、区系特征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响应,拓展森林生物学研究内涵,以广东和江西两个具有不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省份,各选取2个具有不同人为干扰程度的保护区,结合野外调查、标本馆记录和文献统计,分析了大型真菌多样性、区系特征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随着人为干扰的增强而降低.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07种,其中,食用菌66种,药用菌47种,木腐菌96种,外生菌根菌121种;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74种,其中食用菌206种,药用菌94种,木腐菌180种,外生菌根菌134种;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9种,其中食用菌53种,药用菌52种,外生菌根菌56种,木腐菌104种;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2种,其中食用菌70种,药用菌67种,外生菌根菌64种,木腐菌47种.南岭保护区有优势科19个,鼎湖山保护区有优势科13个,九连山保护区有优势科5个,庐山保护区有优势科5个;四个保护区有相同科的数量为27,约占总科数的36%.大型真菌群落结构也随着人为干扰的增加发生变化,共生菌呈现下降的趋势,木生菌则呈现上升的趋势.在属级区系成分分析中,4个保护区均具有从泛热带向北温带过渡的地理区系特征.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大型真菌丰富度与年平均温度、相对湿度的相关性不显著.人为干扰强度对大型真菌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具有一定的影响,虽然能够增加木腐真菌的种类和数量,但总体上对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水平会产生负面影响.
Macrofungal diversity characteristics under different levels of human disturbance in Guangdong and Jiangxi provinces, southern China

李健容、裴男才、陈言柳、胡小康、王义平、尹小阳、何继红、武瑞琛、宋斌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广州 51065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广州 510520

赣南树木园, 赣州 341212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070

展开 >

森林微生物 非木质林产品 区系 乡村林业 森林保护

中国林科院热林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项目赣南科学院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合作项目(2020-2022)

CAFYBB2021SY0033157059431670018GIZ-YWB-F-2020-094

2022

生态科学
广东省生态学会 暨南大学

生态科学

CSTPCDCSCD
影响因子:0.464
ISSN:1008-8873
年,卷(期):2022.41(3)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