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粤东七目嶂自然保护区桫椤群落维管植物多样性研究

粤东七目嶂自然保护区桫椤群落维管植物多样性研究

扫码查看
采用植物群落学、区系学等方法,对保护区内桫椤群落及物种多样性、物种区系成分、生活型谱和群落结构等进行研究.调查表明:(1)群落范围内有46科66属78种的维管植物,其中的蕨类植物有9科9属11种,被子植物有37科57属67种.(2)生活型谱中以高位芽植物为主,约占58%.(3)科和属的分布型均以热带分布型为主,均超过65%;(4)群落垂直分层显著,乔木层的树高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在4—16 m,约占77%;灌木层最大是在0—2 m,约70%;草本层的各区间分布在0—0.4 m的比例比较大,群落层次比较明显.乔木层和灌木层的平均高度均低于沟谷附近其他地段的植物群落,很可能是沟谷特殊的生境和一些人为的干扰所致.(5)群落植物多样性较丰富,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Simpson指数、Margalef指数均高于周边的风水林.加强对保护区内桫椤的生态监护,在合适地段种植和栽培以扩大种群规模,从而更有利于保护桫椤种群.
Study on the vascular plant diversity of Alsophila spinulosa community in Qimuzhang, East Guangdong

杨期和、廖金盛、杨和生、况伟

展开 >

广东省山区特色农业资源保护与精准利用重点实验室, 梅州 514015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 广东 梅州 514015

七目嶂 桫椤群落 物种多样性 生活型

广东省科技创新和乡村振兴战略专项高等教育"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农业资源与环境)建设项目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客家文化研究基地招标项目

2021A0305粤科教函[2018]81号2019KTSCX17120KYKT09

2022

生态科学
广东省生态学会 暨南大学

生态科学

CSTPCDCSCD
影响因子:0.464
ISSN:1008-8873
年,卷(期):2022.41(5)
  • 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