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烟台四十里湾浮游植物群落特征

烟台四十里湾浮游植物群落特征

扫码查看
于2009年3月至2010年1月对烟台四十里湾15个站进行了11个航次的浮游植物群落调查,并同步监测其它环境因子(表层水温、盐度、透明度、无机氮等).共鉴定浮游植物3门39属82种,其中硅藻13科30属68种,是构成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类群;甲藻7科8属13种,金藻1科1属1种.浮游植物丰度与种类多样性年度变化均呈明显的"双峰"模型,种类数最高峰出现在9月(48种),次高峰为4月(40种),5月浮游植物种类最少(12种);丰度最高值出现在10月(9264.9×104 cells·m-3),次高峰3月(1039.0×104 cells·m-3),最低值同样出现在5月(31.5×104 cells·m-3).调查期间优势种主要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尖刺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和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浮游植物群落相似性在60%水平聚类分为四个类群:类群I为5月浮游植物群落,类群Ⅱ以11月至次年1月为代表的冬季浮游植物群落,类群Ⅲ为7—10月的夏秋浮游植物群落,类群Ⅳ为3、4、6月的春季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相对稳定.相关性分析及典范对应分析结果显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主要受表层水温、盐度、磷酸盐和无机氮等环境因素影响,其它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影响较小.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in Sishili Bay, Yantai

程玲、何健龙、付萍、于广磊、王月霞、刘爱英、宋秀凯

展开 >

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 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烟台 264006

四十里湾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公益性行业(海洋)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80503142176016

2022

生态科学
广东省生态学会 暨南大学

生态科学

CSTPCDCSCD
影响因子:0.464
ISSN:1008-8873
年,卷(期):2022.41(5)
  • 2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