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疆巩乃斯河枯、丰水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新疆巩乃斯河枯、丰水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扫码查看
为探究新疆巩乃斯河的生态状况,团队先后在2018年10月(枯水期)和2019年6月(丰水期)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和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功能摄食类群、生活类型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河段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40种,隶属3门4纲8目27科,主要以节肢动物门为主,其中直突摇蚊亚科(Orthocladiinae spp.)、长跗摇蚊族(Tanytansini sp.)、四节蜉属(Baeits sp.)、亚美蜉属(Ameletus sp.)和Cheilotrichia sp.是优势类群.经过分析发现枯、丰水期巩乃斯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T检验结果显示:枯水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物密度和物种丰富度显著低于丰水期(P<0.05),两个时期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巩乃斯河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完整,枯、丰水期均以收集者为主;在生活类型方面,枯水期时固着型动物最相对丰度最大为43.20%,丰水期时蔓生型动物相对丰度最大为57.53%.经过对大型底栖动物和环境因子之间进行典范对应分析发现,水温是影响巩乃斯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研究成果可为巩乃斯河后续相关研究以及伊犁河水系生态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及参考.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crobenthic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during dry and wet seasons in the Gongnaisi River, Xinjiang

王燕妮、田伊林、刘雨薇、崔东、尚天翠、姚付龙、张振兴、杨海军

展开 >

东北师范大学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春 130024

伊犁师范大学生物与地理科学学院, 伊宁 835000

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昆明 650091

巩乃斯河 大型底栖动物 枯水期 丰水期 环境因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援疆项目国家基金委地区科学基金

2018E0209531860139

2022

生态科学
广东省生态学会 暨南大学

生态科学

CSTPCDCSCD
影响因子:0.464
ISSN:1008-8873
年,卷(期):2022.41(5)
  • 6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