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玉米秸秆低温降解复合菌系降解能力及微生物组成研究

玉米秸秆低温降解复合菌系降解能力及微生物组成研究

扫码查看
根据还田秸秆配施尿素的生产实际,对玉米秸秆低温高效降解复合菌系GF-20进行氮源培养基驯化,探明其菌种组成和功能多样性及其与菌源菌种结构差异,完善复合菌系筛选方法,促进其开发利用.本文以低温高效降解复合菌系GF-20为研究对象,在硫酸铵和尿素不同配比下连续继代培养10代,获得不同氮源菌系(硫酸铵处理N1,硫酸铵和尿素混合处理N2-N5,尿素处理N6),测定其玉米秸秆降解率,评价复合菌系秸秆降解效率;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对菌源土壤样品及不同氮源下继代培养的复合菌系菌种组成和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N2处理玉米秸秆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菌源土壤的Alpha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继代培养后的复合菌系,不同处理间N2处理显著高于其他氮处理;菌源和复合菌间以及不同氮处理间菌种组成具有显著差异,N2处理菌种组成多样性较高,菌群结构更加丰富、均匀,且碳水化合物的代谢通路丰度较高.菌源经限制性继代筛选后得到了参与玉米秸秆降解过程的功能菌,能有效提高秸秆降解率,其在硫酸铵和尿素氮源为0.16%+0.04%的条件下,菌系的秸秆降解效率较高,这为复合菌的生产实际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Straw degradation ability and composition of microbial consortium for corn straw decomposition at low temperature

青格尔、于晓芳、高聚林、王志刚、胡万吉、闹干朝鲁、王振、胡树平、孙继颖、屈佳伟

展开 >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呼和浩特 010019

内蒙古自治区作物栽培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呼和浩特 010019

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与植保学院 呼和浩特 010019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包头 014100

展开 >

菌源 复合菌系 氮源 高通量测序 菌种组成多样性 玉米秸秆降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农业部华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内蒙古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

317603532020MS030862018ZD022017YFD0300804CARS-02-6325204120NDYB2016-15

2020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937
ISSN:2096-6237
年,卷(期):2020.28(11)
  • 9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