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高自然价值农田识别及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高自然价值农田识别及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扫码查看
中国耕地保护面临巨大挑战,耕地数量质量管控是保护的基本前提;同时为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增强农业生态系统韧性,因此在自然价值视角下,探索高自然价值农田识别与空间分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农田保护的研究,引出"高自然价值农田"的概念,探索"高自然价值农田"对中国农田生态系统建设的作用.并以云南省为实例,采用ArcGIS和InVEST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作为探索中国西南地区高自然价值农田的识别方法.利用2009年、2012年、2015年和2018年4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计算各年份的农田生境质量,研究各年份高自然价值农田空间分布格局变化情况.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依据现有文献,总结高自然价值农田主要分为以下3种类型:①半自然植被比例较高的农田;②以低强度农业为主的农田或小规模半自然的农田镶嵌体;③维持稀有物种生存的农田.2)依据评价结果,从时间格局来看,高自然价值农田所占比例年度变化不大,平均为10.86%,以毗邻林地、水域的破碎化的小图斑为主.3)从空间格局来看,云南省农田自然价值等级整体处于较低等级,高自然价值农田所占比例较低,分布于滇西北和滇东北部分地区,斑块相对比较细碎,零散分布于集中连片的农田周边;而较低自然价值的农田所占比例最大,广泛分布于云南省范围内,其生产价值较高.最后从自然资源、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进行分析,提出分区分级进行农田保护与退耕还林政策,实现"共治共建,同管同护"的保护理念.
Identification of high natural-value farmland and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Taking Yun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方一舒、艾东、羊玉婷、孙玮健、戴瑶

展开 >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北京 100193

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

根特大学地理系 根特 9000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

展开 >

高自然价值 农田 生物多样性 空间分布格局 云南省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015BAD06B00

2022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937
ISSN:2096-6237
年,卷(期):2022.30(3)
  • 2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