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极小种群海南假韶子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

极小种群海南假韶子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

扫码查看
探讨海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海南假韶子(Paranephelium hainanensis)的光合生理特性,以期为该物种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应用Li-COR便携式光合仪和FC 1000-H便携式植物荧光成像系统测定海南假韶子的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结果 表明:海南假韶子成年树和林下幼苗在7月和11月时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均呈明显“双峰”曲线,成年树的最大Pn达9.24μmol·m-2·s-1,最大Tr为3.34 μmol·m-2·s-1,其光合能力显著强于幼苗;海南假韶子成年树初始荧光值(F0)在7月和11月最大值分别为323.04和135.87,Fm在7月和11月最大值分别为502.78和307.76,但幼苗的F0和Fm均低于成年树;成年树Fv/Fm在7月呈单谷型,在11月时呈先降后升再降的日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7月,成年树的Pn与Tr、Fv/Fm呈极显著正相关,幼苗Pn与F0呈极显著正相关;在11月,成年树的Pn与Tr、Fm呈极显著正相关,与Fv/Fm呈显著负相关;幼苗的Pn与Fm呈显著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海南假韶子为阳性树种,在7月和11月表现出不同的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来适应环境,水分可能是引起海南假韶子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动态变化的关键因子.
Changes of photosynthesis characteristics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of Paranephelium hainanensis, a species with extremely small population

洪文君、罗金环、何书奋、麦志通、刘俊

展开 >

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南三亚572000

海南假韶子 极小种群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动态变化

海南自然科学资金面上项目三亚市财政预算项目

317209R200972.419

2020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
影响因子:1.439
ISSN:1000-4890
年,卷(期):2020.39(1)
  • 4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