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乌苏里江洪泛湿地蜻蜓目幼虫对水文连通阻断的生态响应

乌苏里江洪泛湿地蜻蜓目幼虫对水文连通阻断的生态响应

扫码查看
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组成完整性能够指示和预测水生态环境的健康程度和变化趋势,已经在大量研究中得到验证.然而,群落水平的全部样品采集过程的复杂性并不利于它们的便捷应用.蜻蜓目幼虫是大型底栖动物中相对易于捕捉和识别的类群,并且拥有特别的两栖生命周期,它们的多样性特征以及对水体性质变化的敏感反应,使其成为湿地生态系统中非常广泛且适宜的指示生物.本研究通过比较乌苏里江人工堤坝内外两侧不同河段的河滨湿地中蜻蜓目幼虫的群落组成,分析堤坝阻隔对河滨湿地的生态影响,评估蜻蜓目幼虫对河滨湿地的环境指示特征.结果表明,随着乌苏里江由上游至下游,河滨湿地蜻蜓目幼虫的多样性愈加丰富;阻隔水文连通对蜻蜓目幼虫的生存繁育产生负面的作用,且越趋近下游,蜻蜓目幼虫受到人工堤坝的影响程度越显著;堤坝两侧不同物种的密度变化差异较小,主要区别在于直接与河流水文连通的样点多样性指数值的波动范围相对较大.
The ecological response of Odonata larvae to hydrologic connection blocking in riverside wetlands of the Wusuli River

孟瑶、武海涛、管强、芦康乐

展开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130102

蜻蜓目幼虫 人工堤坝 水文连通 河滨湿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6YFC05004084187109941671260

2021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
影响因子:1.439
ISSN:1000-4890
年,卷(期):2021.40(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