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气候变化背景下孑遗植物桫椤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

气候变化背景下孑遗植物桫椤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

扫码查看
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是第三纪早期冰川的孑遗植物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活化石之一,对研究古气候和物种变迁以及地理区系变化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基于桫椤在中国地区的111个有效分布点和10个环境因子,利用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桫椤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进行了预测,同时综合环境因子贡献率和刀切法检验评估了制约现代气候条件下桫椤潜在地理分布的重要因子.本研究还采用了响应曲线来确定环境因子的适宜值,进一步预测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桫椤的潜在地理分布区和面积.结果 表明:MaxEnt模型的预测准确度高,受试者工作曲线面积(AUC值)达0.959;现代气候条件下桫椤的潜在适宜生境面积为160.15× 104 km2,主要位于中国的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影响桫椤潜在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气温因子(平均气温日较差和最干季平均温度)、降水因子(最干季降水量)和地形因子(坡度),其中最干季降水量是影响桫椤潜在地理分布的关键因子;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桫椤的总适宜生境面积增加,高适宜生境和中适宜生境面积减少,低适宜生境面积增加,桫椤的高适宜生境重心向西北方向和高纬度地区转移.研究结果将为桫椤的科学管理和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The potential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Alsophila spinulosain under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张华、赵浩翔、徐存刚

展开 >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730070

桫椤 气候变化情景 MaxEnt模型 环境因子 潜在地理分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兰州市人才创新创业项目

414610112019-RC-105

2021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
影响因子:1.439
ISSN:1000-4890
年,卷(期):2021.40(4)
  • 23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