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免耕及秸秆覆盖对春小麦-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免耕及秸秆覆盖对春小麦-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扫码查看
探究免耕及秸秆覆盖模式对春小麦-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为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制定合理的农田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于2019年基于设置在安定区李家堡镇麻子川村的长期保护性耕作(传统耕作T、免耕+不覆盖NT、传统耕作+秸秆覆盖TS、免耕+秸秆覆盖NTS)定位实验,测定春小麦不同器官(籽粒、叶片、秸秆)和土壤的C、N、P元素含量.结果 表明:相较于传统耕作处理(T),保护性耕作处理(NT、TS、NTS)显著提高了土壤C∶N、C∶P(P<0.01),土壤N∶P未显著提高(P>0.05),不同处理C∶N、C∶P变化顺序均为NTS>TS>NT>T;春小麦不同器官C∶N的顺序为秸秆>叶片>籽粒,C∶P的顺序为籽粒>叶片>秸秆;较T处理,保护性耕作处理显著降低了叶片C∶N、秸秆C∶N、秸秆C∶P;不同处理各器官N∶P的变化不显著(P>0.05);该区春小麦的生长受N限制.春小麦与土壤的C、N、P元素内稳性整体表现为P>N>C,比值内稳性表现为C∶N>C∶P>N∶P,比值内稳性强于各元素内稳性.综合而言,NTS处理为最适合陇中黄土高原旱农区春小麦生长发育的耕作措施,研究区春小麦的生长容易受到N限制,应在NTS处理基础上适当增施氮肥,确保春小麦稳产增产.
Effects of no-tillage and straw mulching on carb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in spring wheat and soil

彭亚敏、武均、蔡立群、齐鹏、张仁陟、罗珠珠

展开 >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兰州730070

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70

甘肃省节水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兰州730070

耕作措施 春小麦 土壤 生态化学计量学 内稳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农业大学公招博士科研启动项目

4166104931571594GAU-KYQD-2018-39

2021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
影响因子:1.439
ISSN:1000-4890
年,卷(期):2021.40(4)
  • 8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