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伪鱼腥藻(Pseudanabaena sp.)及其产生2-甲基异莰醇(2-MIB)的研究进展

伪鱼腥藻(Pseudanabaena sp.)及其产生2-甲基异莰醇(2-MIB)的研究进展

扫码查看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水体富营养化加剧,国内外多处水源地出现了以有害丝状蓝藻伪鱼腥藻(Pseudanabaena sp.)为主要优势种的蓝藻水华现象.伪鱼腥藻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异嗅物质2-甲基异莰醇(2-methylisoborneol,简称2-MIB),严重影响水体环境和供水水质.本文对伪鱼腥藻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全球分布、生长生理特性、产生的异嗅物质以及在饮用水中的去除等研究进行了综述;明确了伪鱼腥藻对温度、pH和磷浓度均有较宽适应范围的特点,这可能是其全球分布广泛并在许多水体中成为优势种的原因;介绍了伪鱼腥藻中2-MIB的合成途径,指出现有研究中伪鱼腥藻生长与产2-MIB的关系存在的争议;通过对比水处理工艺对伪鱼腥藻和2-MIB的去除效果,指出现有处理技术的优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从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两个方面进行展望,以期为进一步研究伪鱼腥藻和2-MIB的有效控制和去除提供参考.
Research progress on Pseudanabaena sp.and its metabolite 2-methylisoborneol (2-MIB)

庞一鸣、陈淑华、徐杭州、李亦真、裴海燕

展开 >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237

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237

济南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济南250100

山东省环境科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济南250061

展开 >

伪鱼腥藻 2-甲基异莰醇 饮用水 去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

518783862019M662364201902004

2021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
影响因子:1.439
ISSN:1000-4890
年,卷(期):2021.40(5)
  • 12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