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巴丹吉林沙漠典型植物水势与导水率的时空变化

巴丹吉林沙漠典型植物水势与导水率的时空变化

扫码查看
通过对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不同部位以及距湖泊不同距离的土壤水势、植物水势、植物根、茎及叶的导水率进行测定,分析不同立地条件下4种典型植物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on)、油蒿(Artemisia ordosica)、沙茴香(Ferula bungeana)及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的水势日变化、导水率日变化差异,进而研究水分在沙漠典型植物体内的运移传输机理.结果表明:(1)所有植物水势值均表现为根>茎>叶,就植物种类而言,灌木白刺各器官平均水势最低,多年生草本沙茴香最高;就空间位置而言,同种植物在沙山上部各器官水势最低,在沙山下部最高;距湖泊100 m的白刺各器官水势最低,距湖泊20 m的白刺各器官水势最高;就日变化而言,所有植物均表现为黎明前水势最高.(2)各样地土壤水势随深度增加均呈现波动升高的趋势.(3)就植物种类而言,霸王导水率最高,沙茴香导水率最低;就空间位置而言,所有植物导水率均表现为沙山上部>沙山中部>沙山下部,白刺表现为距湖距离20 m<距湖距离50 m<距湖100 m;就日变化而言,所有植物均表现为正午导水率最小.植物水势与导水率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植物体能够在特殊生境中为保持自身水分动态平衡、维持自身生命活动形成一种适应性水分运输策略.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of water potential an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typical plant species in Badain Jaran Desert.

秦洁、司建华、贾冰、赵春彦

展开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巴丹吉林沙漠 植物水分状况 水分传输 水力特性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项目中国科学院创新交叉团队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zdzx2018057JCTD-2019-192016YFC0501009

2021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
影响因子:1.439
ISSN:1000-4890
年,卷(期):2021.40(6)
  • 4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