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气候变化对我国特有种红腹锦鸡潜在地理分布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我国特有种红腹锦鸡潜在地理分布的影响

扫码查看
气候变化引起的物种地理分布改变,是生物多样性下降甚至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特有物种的地理分布对于气候变化的响应,对物种的长期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我国特有的山地雉类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为对象,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对其当前和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地理分布范围进行建模,预测气候变化对其分布和生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红腹锦鸡当前地理分布较广,在我国中西部多省均有广泛分布,总面积达306191 km2;2)红腹锦鸡的适宜地理分布在未来气候情景下将出现不同程度的缩减,并且呈现向西北方向和高海拔迁移的趋势;3)在气候变化下,红腹锦鸡的生境适宜性将逐渐降低,而破碎化程度将逐渐加剧.虽然红腹锦鸡当前的分布范围面积较大且连通性较好,但在未来的气候变化背景下,该物种将同时面临分布范围缩减和生境质量下降的威胁.为了更好地对红腹锦鸡进行长期的保护,我们建议:参照模型结果进一步调查核实其实际分布;重点关注对其核心分布区和气候庇护所的保护;建立生态廊道以提高生境连通性;随着物种分布变化适应性调整自然保护区范围.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potential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golden pheasant(Chry-solophus pictus),an endemic species in China

叶维佳、杨楠、杨彪、李云、张晋东、陈冬梅、周材权、钟雪、张君

展开 >

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南充637009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南充637009

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成都610064

西华师范大学生态研究院,四川南充637002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四川南充637009

展开 >

红腹锦鸡 气候变化 潜在分布 生境破碎化 特有种

西华师范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19D0502019QZKK04022020PTJS22001

2021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
影响因子:1.439
ISSN:1000-4890
年,卷(期):2021.40(6)
  • 5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