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杨树幼苗自然干旱过程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变化

杨树幼苗自然干旱过程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变化

扫码查看
为了解杨树幼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在干旱胁迫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响应机制,通过自然干旱处理,分析随着干旱胁迫加剧叶片水势及不同器官(叶、茎和根)中NSC、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结果表明:当土壤含水量从田间持水量的100%下降到84%时,叶片和根NSC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叶片淀粉含量和水势及茎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当土壤含水量从田间持水量的84%下降到41%时,叶片和茎NSC含量减少,茎和根可溶性糖/淀粉上升,叶片凌晨水势升高,正午水势降低;当土壤含水量从田间持水量的41%下降到31%时,叶片NSC含量和水势、茎NSC含量及根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叶片和根淀粉含量降低;当土壤含水量从田间持水量的31%下降到20%时,叶片和茎NSC及淀粉含量降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及水势下降,根NSC含量增加;当土壤含水量从田间持水量的20%下降到16%时,叶片和茎NSC、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升高,根NSC含量和可溶性糖/淀粉及叶片水势降低.可见,杨树幼苗在自然干旱过程中,叶片碳储存下降,根系的碳分配及碳消耗增加;当水力失衡限制了碳运输和代谢时,幼苗可能发生根系碳饥饿而死亡.
Changes of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 of Populus×xiaozhuanica cv.Zhangwu seedlings during process of natural drought

王凯、逄迎迎、吕林有、张大鹏、焦向丽

展开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阜新123000

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辽宁阜新123000

湖北省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430071

干旱致死 器官差异 水力失衡 碳饥饿 阶段性响应

31400613XLYC1807017

2021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
影响因子:1.439
ISSN:1000-4890
年,卷(期):2021.40(7)
  • 6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