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江下游鳊种群生长及繁殖特性

长江下游鳊种群生长及繁殖特性

扫码查看
为了解长江下游鳊种群生长特征和繁殖特性,于2017-2018年连续4个季度在长江下游铜陵、芜湖、当涂、镇江、靖江、南通江段共采集鳊样本1040尾.采样群体体长为84.79~305.00 mm,体质量为8.50~673.39 g,雌雄比例为1 ∶ 0.97.样本年龄为1~6龄,其中2~3龄为优势年龄组,占比为87.79%.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L,= 331.09×[1-e-0.22(t+0.27)]、Wt = 589.05x[1-e-0.22(t+0.27)]2.964,生长拐点年龄 ti = 4.67 a,拐点体质量为174.00 g,对应体长为219.42 mm.对其中24尾样本进行了解剖,绝对繁殖力为1630~154247粒,均值为35792±39381粒;相对单位体重繁殖力(FW)10.99~383.70粒·g-1,平均值120.06±89.68粒·g-1,相对单位体长繁殖力(FL)7.89-598.44粒·mm-1,平均值为142.23±135.78粒·mm-1,绝对繁殖力与体长、体质量分别呈线性、指数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下游鳊年龄结构简单,低龄个体占优势,繁殖潜力较弱,但生长参数处于较高水平,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保护其种群资源可持续利用.
Population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arabramis pekinensi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刘思磊、王银平、李佩杰、曹过、汪雷、代培、胡敏琦、刘凯

展开 >

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无锡214081

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海洋大学,上海201306

长江下游 年龄 生长 繁殖特性

ZYHB16CJDC-2017-222019-10-160

2021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
影响因子:1.439
ISSN:1000-4890
年,卷(期):2021.40(7)
  • 2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