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鸭绿江河口湿地近40年景观格局变化:中朝对比

鸭绿江河口湿地近40年景观格局变化:中朝对比

扫码查看
鸭绿江河口是东北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徙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选取鸭绿江河口湿地为对象,以Landsat MSS/TM/OLI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与随机森林的遥感分类方法获取了1980-2020年鸭绿江河口的6期土地覆被数据,通过分析湿地面积、景观指数、湿地质心迁移及中朝湿地对比等,定量解析人类活动对湿地景观变化的影响.结果 表明:(1)40年间,研究区内湿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国一侧湿地损失率较高,为15%;朝鲜一侧湿地损失率为12%;(2)景观指数揭示了鸭绿江河口湿地趋于破碎化,景观间连通度降低;(3)耕地与人工表面的增加是造成湿地损失的主要因素,耕地、人工表面扩张等人为胁迫呈现上升趋势;(4)40年间,沼泽湿地斑块质心向海的方向移动1.4 km;对鸭绿江河口湿地的保护还需进一步的提升.本研究可为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管理、开发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支撑.
A comparison of wetland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s of Yalu River Estuary between China and North Korea in recent 40 years

焉恒琦、毛德华、朱卫红、王宗明、李兰

展开 >

延边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湿地生态功能与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吉林延吉13300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长春130102

遥感 湿地面积 景观格局 跨境 鸭绿江河口

418306434177138341901123201727720200301014RQ20200403030SF20200201192JC

2021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
影响因子:1.439
ISSN:1000-4890
年,卷(期):2021.40(9)
  • 7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