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山雪岭云杉林群落组成与结构10年动态变化

天山雪岭云杉林群落组成与结构10年动态变化

扫码查看
对森林群落进行长期监测,有助于理解群落的构建机制与更新动态.以天山雪岭云杉林8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2009年、2014年和2019年共3次群落调查数据为基础,从物种组成、重要值、死亡率、补员率和径级结构等方面分析天山雪岭云杉林10年的群落动态.结果表明:样地内胸径≥1 cm木本植物独立存活个体从2009年11835株(6科8属8种)减少到2019年的10301株(5科6属6种),物种组成无明显变化;总胸高断面积、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随时间推移而增加,分别增加4.55 m2·hm-2、2.35 cm和2.27 m;胸径≥1 cm个体的年死亡率为3.41%,年补员率为0.65%;群落整体径级结构呈倒"J"型,中小径级(DBH≤20 cm)个体数量多,占总体的70.59%~78.74%,呈逐年下降趋势;死亡个体的中小径级(DBH≤10 cm)占比最高,每隔5年的占比分别为16.90%和15.26%;树高>10 m个体比例大且较为稳定,总体由48.94%升高到55.45%.雪岭云杉林在10年间的物种组成和结构没有出现较大变化,但群落中个体的高死亡率和较低补员率,尤其优势种的更新不足,使得该森林更新缓慢.本研究有助于了解天山雪岭云杉林物种组成和结构动态,为天山雪岭云杉林的保护和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A decade variation of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of spruce forest in Tianshan Mountains

阿地来·赛提尼亚孜、常顺利、张毓涛、孙雪娇、李吉玫、李翔

展开 >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46

新疆林业科学院森林生态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63

动态监测样地 云杉森林 死亡率 补员率 胸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U1503187

2021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
影响因子:1.439
ISSN:1000-4890
年,卷(期):2021.40(10)
  • 6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