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近15年内蒙古防沙带防风固沙功能时空变化特征

近15年内蒙古防沙带防风固沙功能时空变化特征

扫码查看
防风固沙是我国北方防沙带主要生态功能,对于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至关重要.本文以北方防沙带东部的内蒙古防沙带为研究区域,利用修正风蚀模型(RWEQ)量化了2000和2015年内蒙古防沙带土壤风蚀物质量和防风固沙量,明确了内蒙古防沙带防风固沙功能时空演变规律,并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对防风固沙功能的影响,以期为提升我国北方防沙带生态服务功能提供参考.结果 表明:1)2000年,研究区风蚀物质量介于0.007~48.9 kg·m-2,风蚀物质总量为29418.3 × 108 kg;2015年研究区风蚀物质量介于0.002~48.2 kg·m-2,风蚀物质总量为28727.3×108 kg,较2000年减少了691.1×108 kg.2000年,土壤风蚀强度以中度、强烈和剧烈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1.6%;2015年,土壤风蚀强度以轻度、中度和剧烈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8.7%,其中土壤风蚀强度为强烈、极强烈和剧烈区域面积减少了101079 km2,而土壤风蚀强度轻度和中度区域面积增加了100572 km2.2)2000年,研究区防风固沙量介于0~42.4 kg·m-2,2015年的防风固沙量介于0~45.4 kg·m-2,防风固沙量最高的地区为赤峰市,其次为通辽和鄂尔多斯市,防风固沙量最低的地区为乌海市和石嘴山市.研究区总固沙量较2000年增加了646.0×108 kg.研究区防风固沙功能以"低"、"较低"和"中"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5%以上.2000-2015年,防风固沙功能"较高"、"高"的区域面积增加1979 km2.3)2000-2015年,沙漠的总面积减少,主要转换为草地、耕地类型,转换草地面积为6460.7 km2,转换耕地面积为439.2 km2.上述结果表明,近15年来,内蒙古防沙带的防风固沙功能得到明显提升,得益于人工植被建设,但不同地区防风固沙功能差异较大.因此,未来应加强分区施策治理与研究区西部防风固沙功能的提升.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wind prevention and sand fixation function in the sand-pre-vention belt in Inner Mongolia in recent 15 years

刘利民、王婷婷、李秀芬、谢遵博、武金洲、宋立宁

展开 >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沈阳110866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郑州450003

中国科学院森林生态与管理重点实验室(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6

中国科学院清原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沈阳110016

辽宁省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重点实验室,沈阳110016

展开 >

修正风蚀模型 风蚀物质量 土地利用/覆盖类型 林业生态工程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18YFC0507305

2021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
影响因子:1.439
ISSN:1000-4890
年,卷(期):2021.40(11)
  • 14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