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辽西北风沙地区不同无性系桑树抗旱性

辽西北风沙地区不同无性系桑树抗旱性

扫码查看
为选育适合辽西北风沙地区生长的优良桑树品种,以沈阳农业大学选育的"沈桑1号"(SS)、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优株(ZW)、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县桑树优株(JS)3种优质桑树无性系以及东北主栽品种"龙桑1号"(LS)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不同无性系桑树在干旱胁迫下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响应曲线、不同光强对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以及光系统Ⅱ(PSⅡ)的变化,研究不同无性系桑树的抗旱性.研究发现,在干旱胁迫下,JS和SS的光合色素含量降幅较大,LS其次,ZW的光合色素含量变化不明显.干旱胁迫致使桑树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降低,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水分利用效率上升,且ZW、LS、JS和SS的光响应曲线的特征参数下降幅度依次增加.干旱胁迫破坏了桑树无性系PSⅡ反应中心的活性,使电子传递受到抑制,导致QA-累积,光合机构受损.综合比较干旱条件下4种无性系的各项参数,ZW受干旱胁迫的影响最小,其次是LS,而JS和SS在干旱胁迫下,光合能力表现较差.综上,ZW的抗旱能力整体来说最强,更适合在辽西北风沙地区种植推广.
Drought resistance of different Morus alba L.clones in sandstorm area of northwest Liaoning Province.

李木子、陈雅昕、李秋丽、张倩、殷有、朱文旭、周永斌

展开 >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沈阳110866

辽宁辽河平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辽宁昌图112500

桑树 光合特性 干旱胁迫 光系统Ⅱ 品种选择

饲用型生态经济防护林体系模式构建与示范项目辽西北风沙区桑树复合经营生物生产力及生态效应项目

2020020287-JH1/103-05-02LSNZD202002

2022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
影响因子:1.439
ISSN:1000-4890
年,卷(期):2022.41(2)
  • 2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