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油松与榆树人工林植物-凋落叶-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油松与榆树人工林植物-凋落叶-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扫码查看
以科尔沁沙地油松与榆树人工林为对象,比较植物器官(叶、枝和细根)、凋落叶和土壤(0~10、10~20、20~40 cm 土层)的C、N、P含量及其计量比,分析2树种叶片N、P重吸收效率,探讨油松与榆树人工林养分循环特征.结果表明:油松各器官C、N、P含量为493~577、6.34~17.22、0.66~1.91 g·kg-1,叶和枝C和P含量高于细根,N含量为叶>枝>细根;随着叶片和枝条年龄增加,N和P含量逐渐降低,C:N和C:P逐渐升高.榆树各器官C、N、P含量为404~472、3.22~17.45、1.73~3.48g·kg-1,叶和枝C含量高于细根,N和P含量为叶>枝>细根.油松叶、枝和细根C含量、C∶P和N∶P、细根N含量及叶和枝C∶N高于榆树,而叶、枝和细根P含量、叶N含量及细根C∶N低于榆树.油松凋落叶C含量、C∶N、C∶P和N∶P高于榆树,而N和P含量低于榆树.油松P重吸收效率大于榆树.油松林土壤C、N、P含量(2.47~5.52、0.21~0.53、0.015~0.063 g·kg-1)低于榆树林(4.82~12.22、0.41~1.10、0.075~0.081 g·kg-1).因此,油松分配到枝叶的养分较多,P重吸收效率更高,从而减少对土壤P的依赖;而榆树养分分配到叶片更多,通过凋落叶将N、P归还土壤,促进植物-凋落叶-土壤间的养分循环.
Carbon,nitrogen and phosphorus stoichi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s,leaf litter and soils in Pinus tabu-liformis and Ulmus pumila plantations

王凯、齐悦彤、刘建华、焦向丽、刘焕彬

展开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阜新123000

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辽宁阜新123000

湖北省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430071

建平县林业和草原局,辽宁建平122400

展开 >

养分循环 器官 养分重吸收 种间差异 科尔沁沙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

31400613XLYC1807017

2022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
影响因子:1.439
ISSN:1000-4890
年,卷(期):2022.41(3)
  • 9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