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高光谱遥感的排土场植被覆盖与植物多样性分析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排土场植被覆盖与植物多样性分析

扫码查看
排土场作为矿区的典型扰动斑块,属于矿区生态修复的重点对象.研究人为重建的排土场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情况,分析不同坡度下植被覆盖度和植物配置,可为排土场的植被重建工程提供植物物种筛选依据和配置方案.本文以宝日希勒煤矿外排土场北坡为研究区,运用无人机高光谱遥感技术获取研究区影像,结合野外实测手段建立矿区典型植物光谱库,采用光谱角法实现研究区植物类型分布制图及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由单一科植物演替成15科28属32种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取代一、二年生草本先锋植物地位.(2)菊科、豆科、蔷薇科和禾本科在重建排土场生态系统中占主要地位,与周边自然草原主要植物科一致,植物演替朝着正向进行.(3)研究区以中、良植被覆盖类型为主,优植被覆盖类型在Ⅲ坡度等级(5°~15°)分布优势显著,地形面积差异修正系数k为1.11.(4)14°~15°坡度范围适宜植物生长且植物配置为糙隐子草(29%)+灰绿藜(28%)+多头麻花头(20%)+斜茎黄芪(15%)+苦苣菜(6%)时,植被覆盖度最优,可达到较好的生态恢复效果.本研究为矿区排土场地形塑造、重建植物的筛选和配置提供了 一定的科学依据.
Analysis of vegetation coverage and diversity of dump based on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许木桑、雷少刚、杨星晨、宫传刚、赵义博、卢晓光

展开 >

中国矿业大学矿山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徐州221116

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山东省采煤塌陷地和采空区治理工程研究中心,山东济宁272000

排土场 高光谱影像 植物演替 物种多样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U19032092016YFC0501107

2022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
影响因子:1.439
ISSN:1000-4890
年,卷(期):2022.41(3)
  • 5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