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优先区确定——以河北省遵化市为例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优先区确定——以河北省遵化市为例

扫码查看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准确识别优先修复地域,是有序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基本前提.本文以河北省遵化市为例,通过斑块连通性、生境质量分析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确定生态源地.利用电路理论判别生态廊道,构建市域生态安全格局,识别生态"夹点"、生态障碍点、生态断裂点等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优先区.结果表明:遵化市生态源地面积为113.16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5%,以林地和草地为主,集中分布在市域南部;生态廊道共计56条,总面积208.85 km2o共识别16处生态"夹点"、26处障碍点、76处断裂点,区域生境连通性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基于已构建的生态安全格局,将遵化市分为生态保育区、生态改善区和生态提升区,提出不同分区下生态保护修复策略,以期为生态系统整体保护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Determining priority areas for ecosystem pre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territory based on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A case study in Zunhua City,Hebei Province

袁媛、白中科、师学义、赵雪娇、张嘉楠、杨博宇

展开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北京100083

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5

自然资源部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北京100035

生态安全格局 电路理论 生态"夹点" 生态障碍点 生态断裂点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授权项目

H12341

2022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
影响因子:1.439
ISSN:1000-4890
年,卷(期):2022.41(4)
  • 15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