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震滑坡体自然恢复后次生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生态位特征

地震滑坡体自然恢复后次生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生态位特征

扫码查看
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导致生态退化,而地震滑坡体的植被恢复、再生过程能给生物-环境的协同进化带来契机.为了深入了解地震滑坡体次生植被恢复特征,本文对汶川特大地震间遭受严重破坏、经11年自然恢复的滑坡体次生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主要物种生态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共记录物种116种,隶属于56科93属.其中,草本植物78种,木本植物38种,植被群落以次生草本群落为主;物种主要由菊科、禾本科和蔷薇科等先锋植物组成,如草莓(Fragaria ananassa)和川莓(Rubus setchuenensis)等,此外苔藓(Leucobryum glaucum)也较为丰富.分别选取重要值前20位的草本和木本植物优势物种为对象进行生态位特征分析,发现:(1)滑坡体次生植物群落主要物种的生态位宽度与重要值、物种分布频度呈正相关(P<0.05),次生木本植物主要物种的重要值变异系数与其生态位宽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2)群落内,主要木本植物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主要草本植物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不呈正相关,说明并非所有植物都符合生态位重叠随生态位宽度增加而增加这一规律;(3)生态位相似性与生态位重叠呈显著正相关(P<0.01),次生草本群落和次生木本群落物种间的平均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12和0.13,表明地震滑坡体次生植物群落的物种生态位分化明显,资源利用方式差异较大.地震滑坡体次生植物群落的种间关系较为和谐,以保证物种的长期共存适应.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niche characteristics of secondary plant communities on regenerated landslides af-ter earthquake

尹才佳、马龙、朱大海、邹书珍、康迪

展开 >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南充637002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成都611800

地震滑坡体 次生植物群落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3180045818Q042

2022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
影响因子:1.439
ISSN:1000-4890
年,卷(期):2022.41(8)
  • 8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