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评估生态系统响应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重要指示因子。本文基于CASA模型,利用MODIS月度植被指数产品、TerraClimate气候数据集、ChinaCover2010 土地覆被类型等数据,研制了 2000-2019年湖南省月度NPP数据集(250 m),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湖南省主要流域的NPP变化趋势及其与气候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00-2019年湖南省植被NPP均值为566。92 g C·m-2·a-1,湘江流域(上游)年均NPP最高,为625。28 g C·m-2·a-1,洞庭湖环湖区年均NPP较低,为492。11 g C·m-2·a-1;流域间NPP年际波动趋势相似,2008年以前呈增加趋势,2008-2009年呈现短暂剧烈下降随后缓慢回升趋势;约38%陆域面积的NPP呈现单调增加趋势,约10%陆域面积的NPP呈现单调减少趋势,主要分布于洞庭湖环湖区与"长-株-潭"城市群。气候因素对月均植被NPP的相对重要性在不同流域存在差异,相对重要性排序依次为水汽压(0。331)、温度(0。318)、太阳辐射(0。299)、降水(0。062),其中降水与NPP之间并未表现出显著相关关系。本研究显示,极端气候事件(如雪灾、水灾等)与人类活动(如土地开发、退田还湖等)造成了湖南省植被NPP的降低,但在生态系统管理实践中需要区分NPP变化背后的生态效应差异。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vegetatio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and its relationships with climatic factors in Hunan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