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景观湖不同水生植被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景观湖不同水生植被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扫码查看
于2019年7月(丰水期)、2019年10月(平水期)和2020年1月(枯水期)对某景观湖生长睡莲(Nt)、菹草(Pc)、荷花(Nn)3种不同水生植被区的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了不同水生植被区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Nt、Pc和Nn区分别鉴定出浮游植物41、46和35种,其中绿藻门种类数最多,分别占各植被区种类数的39.02%、36.96%和34.29%;Nt、Pc和Nn浮游植物丰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59~16.06)×107、(0.59~8.83)×107和(0.20~1.79)×107 cells·L-1;Nt 区和 Pc区浮游植物丰度均表现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而Nn区表现为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小球藻属(Chlo-rella sp.)、伪鱼腥藻属(Pseudanabaena sp.)和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为各植被区的常见优势种;各植被区Pielou指数和Shannon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77~0.86和2.08~2.86,表明景观湖水质整体介于轻污染到中污染;空间维度上,影响Nt和Nn区浮游植物丰度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溶解氧和总氮,而Pc区浮游植物丰度主要受水温和总氮的影响;时间维度上,丰水期影响各植被区浮游植物丰度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总氮,枯水期则转变为溶解氧.因此,水文期更替和水生植被类型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是造成各植被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different vegetation zones of a landscape lake

李滔、陈如、王海艳、毛文静、刘章勇、杨军

展开 >

长江大学农学院,长江大学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荆州434025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水生植被 景观湖

41901135CKWV2019770/KYQ20191303

2022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CSTPCDCSCD
影响因子:1.439
ISSN:1000-4890
年,卷(期):2022.41(9)
  • 3
  • 31